第六十一期:正定国家乒乓球基地与乒乓精神

发布时间:2021-11-30

从“乒乓外交”到国球之邦,乒乓运动对于我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只要一提起邓亚萍、孔令辉、刘国梁、王楠、张怡宁等这些乒坛大将的名字,就能立刻想起这项令国人骄傲的体育运动。然而被称为“国球”的乒乓运动却与正定县城有着密切的关联,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秘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与乒乓球间的不解之缘。


从“一所农村小学”起步

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国人皆知。但是,这座曾被蔡振华称作“世界上最好”的乒乓球基地,其前身与一个小学乒乓球运动队密切相关却鲜为人知。

1970年8月,王庆广被调到正定县留村担任体育教师,站在“零”起点,他不顾亲友们的劝阻,组织起一支小学乒乓球队,用当时仅有的微薄收入购买书籍资料,刻苦钻研乒乓球技术,同时积极学习经验,走出校门拜师求艺。经过8年努力,这支仅有两名教练和12名小队员的留村业余体校一跃成为“全国乒乓球重点业余体校”。同年被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重点体校。1984年,在正定城内建立留村体校正定分校,后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逐渐建设成为建有大型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多功能训练馆和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成为孕育世界乒乓冠军的摇篮。


世界冠军的风水宝地

1992年,张燮林率领中国乒乓球女队备战第25届奥运会,首次进驻正定乒乓球业余体校进行集训,这是国乒队第一次到正定基地。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包揽女子项目的两块金牌。从这以后,正定成为中国乒乓球的风水宝地。1995年国家体委正式命名“基地”为“中国乒协正定国际培训中心”。基地每年承接国家乒乓球队大赛前的封闭训练任务,运动员在基地中进行有序训练,接受指导,为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征四届奥运会、六届世乒赛和多次其它世界大赛,夺得世界冠军52项(次)、奥运金牌18枚和多枚银牌、铜牌。对于百战不殆的国球而言,正定小城的意义早已超出了一般训练基地的范围。邓亚萍、孔令辉、刘国梁、王涛、王楠、张怡宁、李菊、乔红、杨影、王励勤、马琳、刘国正等都是在这里训练后出征获得世界冠军的,因而正定基地被称为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基地被国家乒乓球队誉为“福地”。


一些欧美等外籍球员也纷纷通过中国乒协及各种渠道联系在正定基地训练。如今,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在体育产业化的道路上也已成为集训练、竞赛、教学、科研和培训、国际学术交流为一体,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和鲜明特色,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文明窗口。 

毗邻基地的球队“黄埔军校”

河北师范大学,坐落在石家庄市区,与基地仅半小时左右的车程。从1984至今,先后有66名中国乒乓球队教练员、运动员在师大体育系(现为体育学院)学习。蔡振华将河北师大体育学院誉为“中国乒乓球队的黄埔军校”。

为什么会选中河北师大呢?原河北师大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淑贤说:“这儿基础好,1931年建系,我们在河北省是第一家,在全国也是资格最老、师资最强的之一,……于是教育部把我们作为一个培训基地。”师大根据实际情况,自编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变普通教学横向面广的知识传授为有针对性的纵向深度知识补充。授课方式也灵活多样,有时队员们来师大听课,有时学校老师赶到正定训练基地或者到国家体育总局进行小班授课。中国乒乓球队先后有多批教练员和运动员从河北师大体育学院完成学业,其中包括原总教练蔡振华、陆元盛等,队员吕林、王浩、黄飚、王楠、阎森、张怡宁、刘国正等。毕业后,这些教练员、队员们情系师大,河北师范大学100年校庆之际,他们专程回到母校参加了有关庆典活动。


“乒乓精神”

2009年正定国家乒乓球基地入选第三批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正定国家乒乓球基地培育了无数奥运健儿,这些健儿在国内外创造了令国人欣喜的奇迹。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奋勇拼搏、为国争光”。基地内1999年筹建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展览馆”,由国家体委副主任徐寅生亲自撰写序言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展览馆》,这是全国唯一的乒乓球运动展,它集中展现了中国乒乓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乒乓精神”。

关于“乒乓精神”,早在1981年万里副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总结中国乒乓球队成功经验时就总结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为国争光的精神;发奋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乒乓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创新精神在体育运动中的集中体现。

从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为我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起,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星光灿烂60年,成为我国体育史上绝无仅有奇迹。“乒乓精神”已经成为一代代乒乓人的价值理想和价值追求。它不仅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制胜法宝,而且其培育青少年、传播正能量的社会价值也为世人称赞。

愿乒乓国球长盛不衰!

愿乒乓精神激励你我!

         

(选自《寻访河北红色印记》微信专栏,作者:王文媛 王亚冉 郑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