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董存瑞

发布时间:2019-09-12   

说起董存瑞,人们就自然会想起他舍身炸碉堡的英雄事迹,会想起英雄牺牲前的响亮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在电影《董存瑞》及语文课本中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描写。其实,据董存瑞的亲密战友郅顺义回忆说,董存瑞在炸碉堡的瞬间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卧倒!卧倒!快趴下!”无论文艺作品中的“为了新中国,前进!”,还是历史情境中他对战友喊出的“卧倒!卧倒!快趴下!”,都为我们鲜活地呈现出英雄舍身报国的光辉形象。

董存瑞纪念馆

“红旗取隆化,困兽穴犹据。危桥暗堡藏,冲锋阻火力。爆破英雄谁?班长董存瑞。”“董存瑞”这一英雄人物,是战场的勇士,更是民族的英雄。

抗日小英雄  为国大丈夫

董存瑞,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南山堡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乳名“四蛋子”。家庭的贫苦,社会的黑暗,让董存瑞从小就培养了坚定的革命意志,在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火种。1943年担任儿童团团长,13岁时就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这些经历更让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1944年的秋天,年仅15岁的“四蛋子”在父母的包办下,同比他大三岁的姑娘卢长岭结了婚。作为儿童团长的董存瑞,没有完全沉浸在新婚的喜悦里,而是积极抗日。他参加了村里的民兵基干队,和民兵一起去公路上挖沟、锯电杆、割电线、拔据点,新媳妇卢长岭夫唱妇随,帮助找工具、出主意。董存瑞婚后的第二年,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16岁的董存瑞说啥也要参加八路军,卢长岭眼含泪水点了头。八月初的一个深夜。小两口分别时,董存瑞对着妻子说:“你等着我,打下了太平的日子,我就回来!” 抗日战争胜利后,董存瑞所在部队被编入冀热察军区第九旅。一次刚好在家乡附近执行任务,排长让董存瑞顺道回家看看,他先见过母亲,就与妻子匆匆话别“长岭,我就要上战场了,生死难测,万一我回不来,你一定要改嫁,你的日子还长着呢。”长岭听到丈夫说的这番话,忍不住失声痛哭。这一走,竟是董存瑞与家人的永别。

董存瑞烈士之墓

慷慨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参军的董存瑞,因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于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隆化城战役打响。当时解放军物资军备十分匮乏,攻坚主要靠有限的炮兵和步兵实施爆破。但董存瑞及其战友们并没有因敌人的先进装备而畏惧,他所在6连负责夺取敌人盘踞在隆化中学的核心阵地。临出发前,身为爆破组长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战壕里去,让大家踩着我们的身体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战友们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打开了隆化中学外围防线之后,敌人隐藏在桥形暗堡中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了严重伤亡,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董存瑞雕像

“舍身为国,永垂不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那峥嵘岁月中,谁愿为国赴死?人民英雄董存瑞,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没有片刻犹豫。因为他知道多延迟一秒钟,就有可能让更多的战友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丧失战机导致战役的失败。他毅然决然的从容赴死,这正是我们所崇尚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纪念战斗英雄董存瑞,1954年隆化县委、县人委建立董存瑞烈士陵园。陵园位于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伊逊河东岸,在清康熙皇帝波洛河屯行宫旧址上修建。园内有纪念牌楼、烈士纪念碑、董存瑞烈士塑像、烈士墓、纪念馆、碑林等13项主体建筑。陵园外西南200米处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原址,建有4米高的标志碑。陵园的大门中间是肖克将军为陵园题写的横额“董存瑞烈士陵园”。纪念碑的碑体正面则镌刻着朱德元帅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体的顶端是一颗光芒四射的五角星。

董存瑞烈士纪念碑          

20世纪60年代,董存瑞烈士陵园进行扩建,纪念牌楼就是在这时建造的。它仿照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牌楼,借用毛主席为南京雨花台革命先烈所写的“死难烈士万岁”六个金色大字,让参观者感受到了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经过几次大规模扩建,烈士陵园占地达到了9.16万平方米,是全国以烈士名字命名的陵园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国家4A级景区。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董存瑞烈士陵园入选。

董存瑞精神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在欣欣向荣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得来不易的和平幸福,铭记那些为今日的幸福生活舍弃自我、挥洒鲜血的革命先烈。(尹莎莎 王博锐  董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