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鲁豫的“秘密首府”——武安冶陶

发布时间:2019-09-24   

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位于武安冶陶村一个四合院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6年,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为使边区主力部队减轻保卫邯郸的沉重负担,9月边区中央局和军区及其机关由邯郸撤至武安,驻扎在冶陶。之所以选择冶陶,主要是因为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西通秦晋,东达平原,固守太行,易守难攻。相传从唐代开始,就有人在这里冶炼矿石,制造农具、兵器和陶器,冶陶亦因此而得名。

晋察冀豫边区革命纪念馆

三大会议转乾坤  军民鱼水一家亲

晋冀鲁豫中央局驻扎武安冶陶期间(1946.10-1948.5),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薄一波、杨秀峰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生活战斗在这里,并在这里多次召开了我党我军的重要,其中三大会议影响重大:一是刘邓在这里召开了“挺进大别山会议”,也称刘邓南征会议。自此刘邓大军从冶陶出发,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上演了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一幕,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正是这一战略举措,迫使国民党由内战开始以来的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从而扭转了全国的战局,成为解放战争胜利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二是1947年在冶陶召开了为期近3个月的华北财经会议,并形成了许多重要决议:如人民负担最高不能超过其生产量的20%;一个士兵的年费用不得超过16石小米;养兵数量不能超过人口的1%至1.5%;从发展经济中保障战争供给、平稳物价、在中央领导下,成立统一的财经机关等等。会议讨论并形成了关于战时的经济发展以及货币流通等重要决议,正是这次会议为新中国财经、金融工作的奠定了基础,也成为是中共中央决定创建人民银行的重要起点。第三个重要会议就是晋冀鲁豫中央局于1947年10月在冶陶召开的土地会议,史称“冶陶会议”。这是为了贯彻执行中央《中国土地法大纲》,搞好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土改运动而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使当时边区的党政、军事、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推动了全国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深入,有力支援了全国的解放战争。

中共晋察冀豫中央局旧址

至今的冶陶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在冶陶召开土地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700多人。当时,冶陶村只有一个吃水井,土地会议的召开,让吃水紧张的问题一下子变得严重起来。一天下午,董必武在村边的黄土崖上散步,正巧碰上出村挑水的刘增寿老人在那里歇脚,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来。董必武问:“老哥,你这么大岁数还出村挑水,为什么不去吃池里的水呀?”刘增寿笑着说:“大池的水不多,留着让开会的同志们吃。开会研究大事,好让他们打胜仗啊”。第二天,刚起来的村民发现,一队队的解放军战士正挑着桶向村外走去……岁月已悄悄走过70个春秋,在冶陶人民心中,那红色的记忆、那军民亲情随着时光的流逝历久弥新。

《人民日报》发源地  革命前辈心系老区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被人们称作中国的“一号报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世界上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十大报纸之一。作为第一大报,很多人不知道她曾与武安密切相关,并在这里度过了700多个日日夜夜。

《人民日报》最初是中共晋冀鲁豫分局的机关报,于1946年5月15日创刊,社址在邯郸。创刊号对开1至4版整版套红印刷,“满地红”的风格在战争年代根据地创刊的大型报纸中绝无仅有。报头最初用毛泽东题字集字而成。报纸1版刊登了刘伯承的题词“力争和平民主团结,反对内战独裁分裂,乃人民呼声。”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和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则把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题赠报社,指明了办报宗旨。7月1日起正式启用毛泽东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亲笔题字。此时的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一度兼负新华社通讯社的发稿任务。主要发行于太行、太岳、晋鲁豫、冀南等地区。1948年,刘少奇在华北局会议上正式宣布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与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于1948年6月15日创刊,并迁往河北平山里庄。194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社又迁至北京,8月1日,华北《人民日报》升格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成为今天广为人知的《人民日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自1946年5月15日创刊到1948年6月14日合并,共出版746期,其中在邯郸出版44期,迁至武安印刷702期。

历史从未忘记老区人民为全国解放事业所做的贡献。1951年9月和1952年8月,受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重托,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两次率团慰问武安老区人民,并带来了毛主席的亲笔题词“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该题词至今仍保存在晋冀鲁豫中央局旧址。

武安冶陶,这个静静坐落在太行山脉的村落如今依然生机勃勃。徜徉在蜿蜒绵长的古街巷上,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印刻着历史的痕迹,讲述着革命的故事,历史已将那难忘的岁月定格在那里,等待着人们慢慢欣赏,慢慢体味……(王文媛  郭港娜 王瑞宁)